“垃圾袋标注150个,买到手一数只有86个。”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定量包装商品时,都遇到过缺斤少两等问题。对此,你怎么看?
✅解题思路
先自己思考一遍,再看解析效果更好哦~
友情提示: 面试学习的是方法,不是答案。
✨这是一道现象题。(朝夕原创解析)
📝先科普一下定量包装
✨定量包装商品,是指以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、体积、长度、面积、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。现实生活中,这类商品有很多,如糖果、牙签、棉签、纸巾、矿泉水等。
👉对于商家或者是企业有问题的题目,基本是最简单的一类现象题,答题的方向非常容易找:
一个是消费者,一个是商家。一个是管理者。
影响原因和对策都可以从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。
🤔很多人在答现象题的时候都是在套用,比如什么宣传不够,监管不够,处罚力度不够等之类。
❌这样的表述有些就是模板,不切题,比较空洞,比如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来倒逼类似的情况发生这只是大方向,却没说什么具体的处罚方式。
💯高分的回答是:说出明确具体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。比如处罚力度,可以是设置红黑榜,可以是诚信黑名单,等等,这些就是具体的方式。如果想答的更加准确,就要从实际生活出发,从分析出的角度考虑,更加真实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,这样才是高分的作答。
🚩高分和低分其实就差在细节,把这些细节都了解清楚了,高分其实很容易。
✅思维导图

✍️作答参考
✅入题
现实中仍有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定量包装商品时遭遇“货不对板”、数量不够的情况,虽然向商家或平台投诉,多会获得相应补偿,但能发现缺斤短两的消费者总体比较少,多数人会出于“不算贵”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等心理,选择不了了之。
✅影响
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,既损害了消费者知情权,也损害了其公平交易权;既涉嫌虚假宣传,又涉嫌消费欺诈。牙签、垃圾袋等商品虽小,背后潜藏的却是消费者权益、市场秩序、社会诚信等大问题。
✅原因
为什么定量包装商品容易存在缺斤少两问题呢?
一方面,消费者大多不会刻意计较。买东西时大多只能通过图片、文字等了解商品标注的“数量”,不会一个一个去数,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差太多,人们大多也能接受。
另一方面,商家诚信经营的缺失。有些商家之所以玩缺斤短两的把戏,正是利用了消费者不会刻意计数的心理,也推测大多数消费者不会维权。
✅对策
面对定量包装商品“缺斤短两”泛滥,监管应当“锱铢必较”。
首先,平时要多一些宣传。一些商家的法律意识还是有些淡薄的,要不定期通过面对面、宣传册等方式,向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、商家包括平台,宣传定量包装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,从而提高定量包装相关责任主体的法制意识,提升生产企业、商家以及平台的法律遵从度。
其次,管理要多一些力度。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普遍性,这就需要各级管理部门依据法律授权,通过调查、测评、取证,对商家侵犯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况,进行曝光、公示、处罚、停业整顿等严肃处理,保护好消费者权益。
最后,消费者要多一些较真。根据商品标注的数量进行核实,对缺斤短两的商品和商家,既要注意取证也要积极维权,像一些网红进行直播、短视频“打假”,这不是“多管闲事”,做好共同监督、人人监督,更是倒逼商家改掉坏毛病的有力手段。